甘蓝类菌核病菌丝无色、纤细、具隔。菌核长圆至不规则形,成熟后为黑色,形状及大小与着生部位有关,菌核萌发产生1~50个子囊盘,一般4~5个。子囊盘初为杯状,直径2~8毫米,大的可达14毫米,淡黄褐色,盘下具柄,柄长受菌核埋在土层中的深度影响,短的仅必毫米,长的可达70毫米。子囊排列在子囊盘表面,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无色,单胞,大小8.7~13.6×4.9~8.1微米。受害部初呈边缘不明显的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形斑,后病组织软腐,生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并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茎基部病斑环茎一周后致全株枯死。采种株多在终花期受害,除侵染叶、荚外,还可引起茎部腐烂和中空,或在表面及髓部生絮状菌丝及黑色菌核,晚期致茎折倒。花梗染病病部白色或呈湿腐状,致种子瘦瘪,内生菌丝或菌核,病荚易早熟或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