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种群(effective population),理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学〕-保护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方法〕-就地保护-〔种群水平就地保护〕-有效种群,在没有选择、突变和迁移的理想情况下,种群大小稳定,世代之间没有重叠,种群的全部个体能随机交配,所有个体能以相同的概率给下一代贡献配子的种群。然而,在自然情况下,由于种群大小波动,不同世代之间有重叠,参与繁殖个体的性别比例相差很大,参与繁殖个体对下一代贡献不等,有效种群大小通常远低于实际的种群大小,而影响进化过程的种群仅由那些参加繁殖的个体所构成,这部分个体的数量即为有效种群大小()。它决定了种群平均近交系数和遗传漂变,进而影响种群遗传结构中杂合度、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等种群遗传特征的变化。有效种群大小()最早由美国遗传学家S.G.赖特[注]提出,后来根据种群结构、种群类型的不同发展出了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的遗传特征,Ne常被区分为近交有效群体大小(inbreeding effective size,)和方差有效群体大小(variance effective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