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研究(studies of Chinese bronze inscriptions),文学-语言文字-汉语文字学,以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及其载体为对象的研究,是古文字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内容包括文字考释、铭文解读、分期断代,以及以铭文为语料或史料而开展的语言学、历史学研究等。金文研究始于宋代。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句中正等人考订“史信父甗”,是宋人研究古铜器铭文之始。由宋仁宗朝到北宋末年,搜集、著录、研究古铜器及其铭文的风气日盛。这一时期的金文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释读上。宋人通过字形比对,正确释读了一批相对比较容易认识的字。历经元明时期的沉寂之后,清代金石学复兴,金文研究达到一个高潮,主要学者有吴大澂、孙诒让、方濬益等人。吴大澂著《说文古籀补》,以金文为主辑录古文字字形,并加以考释;孙诒让著有《古籀拾遗》《古籀馀论》等书,准确释出不少疑难文字;方濬益著有《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立论亦颇精审。民国时期,容庚编著《金文编》,吸收金文释读成果,参照《说文解字》体例,将金文字形分别部居,汇聚一书,成为一代经典。随着考古学的兴盛,学者在进行文字释读的同时,开始注重金文资料的分期与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