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权力(power in language; power of language),文学-语言文字-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学-语言生活,广义上指通过语言对语言接受者所施加的影响,狭义上指通过语言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广义的语言权力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语言的说服力或控制力、语言对权力关系的维系或破坏以及语言本身的象征性权力等。在中文语境下多用话语权力等术语,主要指通过语言所体现的权力关系。对于语言和权力的讨论主要在社会学和语言学领域展开,其基本出发点均在于揭示现有权力体系的不平等,打破现有权力关系的平衡,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提供帮助。社会学领域的探讨包括F.W.尼采的“权力意志”、A.葛兰西的“文化霸权”、M.福柯的“知识就是权力”以及P.布迪厄的“象征性权力”等,均探讨了国家统治阶级或精英阶层如何通过对话语的生产和控制,维持对弱势文化或被支配群体的权力。福柯将话语置于社会环境中,提出了话语秩序的概念,指出“在每一个社会中,话语的生产要受到一些程序的控制、选择、组织及再分配。”布迪厄提出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是一种象征性暴力符号,对应着社会系统中更深层次的权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