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纺车(hand-operated spindle-wheel),理学-科学技术史-纺织与轻工技术史-纺织史-〔发明创造〕-〔机具〕,通过手摇转动纺车绳轮,带动锭子旋转,利用旋转抽丝延长,将丝、毛、棉、麻等纤维原料制成纱或线的工艺装置。手摇纺车是一个高效的卷绕增速机构,以摇手柄驱动大轮转动,但大轮缘上的任一点的线速度较大。大轮通过轮绳带动小轮——锭子,并使小轮得到较快的角速度,从而大大提高了锭子的卷绕效率。纺车最迟在汉代就已出现,它的图像见于中国各地出土或收藏的汉代画像石上。在1976年山东临沂金雀山西汉墓出土的帛画上,一个身穿左衽上衣的妇女,正在操作一架纺车。安徽省南陵县麻桥东吴墓中出土了一只黑漆木质纺锭,一端有木榫,另一端有三道凹槽。在敦煌莫高窟五代时期的K6北壁和K98北壁的《华严经变》图中各描绘了一架纺车,属于一种手摇二锭纺车,它们反映了敦煌一带唐末五代时的纺车使用情况。两图大同小异,以K98中的纺车形制为主要依据,并参照K6纺车所作复原设计如图(见图)。手摇两锭纺车复原手摇纺车也称軠车、纬车和繀车,它的主要机构一是锭子,二是绳轮和手柄(曲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