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相图(iron-carbon phase diagram),工学-矿冶工程-〔冶金工程〕-金属学-合金相图-铁碳相图,以温度为纵坐标,碳含量为横坐标,表示在接近平衡条件(铁-石墨)下和亚稳条件(铁-碳化铁)下,以铁、碳为组元的二元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所呈现的相和这些相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几何图形。又称铁碳平衡图、铁碳状态图。简史铁碳相图的出现与钢中相变临界点概念的提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868年,俄国冶金学家D.K.切尔诺夫从炮管的锻造、淬火、回火、断口检验等大量生产实践中总结出钢一定要加热到某一温度“a”以上才能在淬火急冷后硬化,在这个温度以下淬火,钢不但不硬化反而变软,从而明确地提出临界点的概念(相当于现在的临界点)。切尔诺夫还发现,随着钢中碳含量的变化,这个临界点范围也有所变化。另外,他还指出,“钢在淬火中需要急冷到的温度也有一定数值”。该温度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在切尔诺夫研究成果的影响下,F.奥斯蒙在1887年开始从事钢的临界点研究,开始时他还沿用切尔诺夫的临界点符号“a”,后来改用大写字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