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俗而治(Governance Conforming to the Custom),法学-民族学-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史-〔民族观、制度与政策〕-因俗而治,中国古代根据不同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进行统治的思想和政策,又称因其俗而治之。先秦以来的儒家思想中有“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主张,强调要考虑不同的风土民情进行统治。秦汉以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皆设立各种机构管理边远地区和不同文化的人群,至唐代则有“羁縻州县”的设置。元代脱脱等所修《辽史》记载了辽代的统治制度,称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职官分南北,南院管理州县,北面管理“宫帐、部族、属国”等,称这种统治方法“因俗而治,得其宜也”。元代以来的大一统国家内,“因俗而治”的治理方式越来越得到完善。元朝设立宣政院等中央机构管理吐蕃地区,“因其俗而柔其人”,地方上以当地首领为“土官”。明朝在设置“土官”时,亦每每称之为“因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