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舍法(student and official 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Three Colleges),历史学-中国历史-辽宋西夏金史-学校科举,中国宋代将学校教育、考试晋级与考选官吏直接结合的一种考选法,又称三舍选察升补法。此项制度是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学校制度改革的一项措施。主要在太学实行,并一度推广到地方官学中,宋徽宗朝曾取代科举考试而成为国家选拔文臣官员的手段。王安石变法期间,取法三代教育选举之法,于熙宁四年(1071)创立太学生三舍法。将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初入学为外舍,名额不限。春、秋考试两次,外舍选升内舍,名额200人;内舍选升上舍,100人。上舍生优异者直接授官。学生各习一经,随所属讲官学习。元丰二年(1079),进一步完善三舍法,规定太学私试、公试、上舍试和升舍方法。“私试”每月举行一次,孟月试经文,仲月试论,季月考策,由学官主持;这是一种平时性的学业考查。“公试”,朝廷每年派官员赴太学主持一次考试。初场考经文,次场试论、策。公试后,外舍生第一、第二等,升内舍;内舍生试入优、平二等,升上舍。以上皆参考平时“行”“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