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客(hanger-on of an acristocrat in ancient China),历史学-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史-社会经济,中国两晋南朝官僚贵族、豪强地主荫庇的依附人口。衣食客之名最早出现于西晋。太康元年(280),颁布的户调式,规定了各级官僚有荫族、荫客特权。衣食客即荫客之一,可在贵族官僚庇护下依法免除赋役。当时规定各级品官荫占衣食客的限额是:六品以上官可占衣食客3人,七品、八品2人,九品及诸低级武职皆1人。但实际所占往往超过此数,到东晋南朝,因“都下人多为诸王公贵人左右、佃客、典计、衣食客之类,皆无课役”,便重新规定:六品官以上并得衣食客3人,七品、八品官各2人,九品官为1人。衣食客的身份地位历史记载不够明确。品官依法占有衣食客的限额为1至3人,不仅比佃客限额少得多,而且从西晋到东晋一直没有增加,反映出衣食客性质的特殊。由于衣食客往往和佃客、典计等并举,说明他们不同于从事耕作的佃客,也不同于管理家务的典计,可能是一种由主人供给衣食、受其差遣办理杂务的随从。他们虽然不是直接生产者,但也不得独立为户,只能附注于主人的户籍,对主人也有明显的依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