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屋(tong house),工学-人居环境科学. 城乡规划学-城市发展与起源-〔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案例、理论与人物﹞-〔宋-清﹞,平面布局犹如一节节的竹子的单开间民居。竹筒屋单层居多,局部设二层。屋面宽较窄,常为4米左右,进深短则7~8米,长则12~20米,也有再深的,甚至有达到30多米的。城镇竹筒屋民居,呈联排式布局,平面布局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厅,称“门头厅”,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竹筒屋,大门双扇开,较高大,木造,漆黑色,大门外一般都设“趟栊门”,便于通风及采光。趟栊门外有的还设有矮脚门,起视线遮挡作用;中部为大厅,又称前厅,上有神楼,厅后的房间楼层较高,因当地风俗是神楼上面不能有人行走。中部可长可短,依家庭及占地多少来决定,一般隔10米左右设一天井,做通风采光用;后部为厨房、厕所。三部分的建筑用天井廊道作联系。竹筒屋的天井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前天井,露天式;一个是后天井,可为敞开式,也有封闭式,上有屋盖。后屋建有二楼者多在后天井处置楼梯,做成楼井形式,上空开有通风气窗或天窗。有的住户为了获取更多休憩空间,在天台建造了凉亭,周围还布置盆景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