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论(on acclimatization),理学-科学技术史-农学史-〔古代农业思想〕,中国传统农学思想之一。“风”是指气候条件;“土”是指土壤条件,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就不一样,适宜栽种的作物就有区别。气候条件加土壤等条件,即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这一思想产生于战国时代,有其正确的一面,是因地制宜理论的基础,“橘逾淮而北为枳”就是风土论的典型,《王祯农书》曾阐述:“风行地上,各有方位,土性所宜,因随气化。所以远近彼此之间,风土各别也”,是对风土论的朴素诠释。但是风土论认为一切生物只能在故土生长,或在与故土条件相同或相近的环境中生长,离开故土或进入与故土环境相距甚远的地方,生物就会发生质变,乃至死亡。这又具有片面性,没有看到物种的适应性,历史上由域外引入各种作物的本土化历程其实就有力地驳斥了这一观点。《农桑辑要》就指出:“盖不知中国之物,出于异方非一……苎麻本南方之物,木棉亦西域所产……”等,就提出了风土适应的规律。最典型的是徐光启积极提倡作物种类及其品种在不同地区间交流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