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字(cuneiform),文学-语言文字-世界诸语言-〔世界古文字〕,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苏美尔人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已被发现的楔形字多压印在泥板上,少数出现在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因为笔画一头粗、一头细,好像是楔子或钉子,故被称为楔形字或钉头字。图1 刻在泥板上的楔形字经文,藏于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经考古发现,现在称为楔形字的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字,其实起源于图画式象形文字,最初的文字外观形象只是一些多变的平版图形。这些古老文字表达较为直接,写法也相当简单,并用复合符号方式来表达复杂或抽象的概念,后来还发展出类似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符号。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随着文明的进展与交流范围的扩大,需要表达的概念愈来愈多,原始的象形图案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苏美尔人于是采用简化符号与增加代表意义的方法,将象形符号发展为表意文字,由图形引申出符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