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檄(uncovered wooden documents),管理学-档案学-历史文书-官府往来文书,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文种名称。纸张发明应用前,古代文书多以简牍作为载体。其中不加木板封盖,写在木板上可以公开传阅的檄称为板檄。板,即木之析为片者,是一种如简札的书写用品,秦汉时的诏板、魏晋南北朝时的板授,都是指用其制成的文书。居延出土的板多为板檄,多属于重要的紧急文书。还有一种多面体的简牍,以小树棍为之,削而为三面、四面、五面或者更多,以增加文字,称为觚檄。觚原本是古代酒器,取其形状之意,称觚檄,多为木质。颜师古注《急就篇》曰:“觚,其形式六面,或八面,皆可书。”《汉书·律历志》注引苏林曰:“六觚,六角也。”1977年,甘肃酒泉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了一枚七面棱形觚,觚断面几呈圆形,长37厘米,文字分两部分,接连抄录共212个字,前半部分为笔录某诏书的一部分,计133字,后半部分为官文书,79字。板檄、觚檄在当时均可采取不加封套的公开传播方式,也都具有官文书的一般程式,与合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