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砍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河西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又“太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袱(此指幞帕)物,方眠熟。即呼之。……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出袱有斤凿数事。”第一则说的是,吴刚学仙时犯了过错,于是谪令他到月宫去伐树。树创随砍随合,他的苦役便永远没有完了的时候。第二则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叫郑仁本的人,他表弟与一个姓王的秀才,到嵩山去游玩,碰到一个人,自称是八万二千户修月户之一。打开幞帕,里面果然有斤凿等物。这两个并列的故事后来演化成玉斧修月的典故。后人用这个典故比喻能写文章的人为“修月手”,比喻擅长写文章的本领为“月斧”。宋.苏轼《王文玉挽词》:“才名谁似广文寒,月斧云斤琢肺肝。”(见《分类东坡诗》卷四二)宋朝又多用此典隐喻国土完缺与国家的兴亡。宋杨万里《九月十五夜细看桂枝北茂南缺未经古人拈纪出以二绝句》诗:“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