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派落子是流传于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一带的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是沧州两大落子流派之一(另一派为南皮杨八庄子的杨派落子),约在1738年左右,帽派落子就已经活跃在王帽圈村及周围的村庄了,那时只有武场伴奏,约在1808年传到王关祥等人时,加进了文场伴奏。帽派落子不用扇子表演,只用二鞭、八板表演。沧州人民喜练武术,长期受武术熏陶,因而,在落子舞中也有明显反映。落子舞男性演员基本动作主要来源于武术中的单刀式,如虚步捋鞭,它是男性演员最基本的动作。“虚步”是三角形的行进路线,老艺人谓之“三角铆”,就是说步伐和稳健,就像铆在地上一样。女演员的动作“抽板”、“绕头板”、“蹬板”、“虚步”等,也接近于武术动作。孟村回族自治县是回汉两族杂居的地方,因此帽派落子是由回汉两族演员共同表演的。由于回汉两族兄弟的共同努力,帽派落子才不断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从而另立一派,流传四方,经久不衰。根据历史记载,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起源于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一1821年)。传统的落子,女的脚踩寸跷(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