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文学是取材于“流浪者”生活的文学作品。1991年下半年,旅美华人曹桂林的长篇小说《北京人在纽约》在大陆轰动一时。这“轰动”当然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诸如特定的社会心理背景(许多中国人都关心“出国”),小说题材的独特性,小说题目的新闻性,某些人有意识的宣传(为了扩大书的销路多赚钱或者出于某种政治目的),等等。但是,这“轰动”本身也显然嘲笑着人们的“孤陋寡闻”或者“记忆力衰退”。如果人们读过旅美华人女作家於梨华的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并且留下了一点点印象,那么他们是不应当对《北京人在纽约》感到十分新奇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和《北京人在纽约》一样描写了中国人离开祖国去美国以后的生活和奋斗,甚至两部小说主人公在美国的经历具有相同的时间长度(十年)。实际上,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得更宽一些,就会发现,表现这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并且一直延续下来。“五四”时期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空虚》和二十年代闻一多留学美国时创作的《洗衣歌》、《孤雁》、《太阳吟》等等,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并且曾经引起较大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