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劢(549-604年),字敬德,渤海郡蓚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北齐宗室,北周、隋朝大臣,清河王高岳之子,唐朝宰相高士廉之父。高劢自幼聪敏,美风仪,以仁孝闻,为文宣帝高洋所爱,袭爵清河王,授青州刺史。入朝为官,历任右卫将军、领军大将军、祠部尚书,迁开府仪同三司、右仆射,改封乐安王。北齐灭亡后,出仕北周,先后治理扬州、楚州、光州,献上《平陈五策》。隋军攻打南陈,他获任行军总管,随宜阳郡公王世积攻取江州,进拜上开府,赐物三千段。陇右诸羌多次动乱,朝廷以高劢有威名,拜洮州刺史。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坐罪免官,卒于家中,时年五十六。高劢,字敬德,渤海郡蓚县人。年七岁,遣侍皇太子。后除青州刺史,拜日,显祖高洋戒之曰:“叔父前牧青州,甚有遗惠,故遣汝慰彼黎庶,宜好用心,无坠声绩。”高劢流涕对曰:“臣以蒙幼,滥叨拔擢,虽竭庸短,惧忝先政。”文宣帝曰:“汝既能有此言,吾不虑也。”寻授武卫将军、领军将军、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迁侍中、尚书右仆射,出为朔州行台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