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事物的两面性,以反面去诠释正面,达到令人接受的目的。释义1.训诂学术语。用反义词解释词义。有些词古代含有相反两义,如"乱"字有扰乱和治理两义。以"治"解释"乱",就是反训。记载最早提出"反训"的是晋代郭璞。他在《尔雅·释故下》"治、肆、古,故也,肆、故,今也"条下注云:"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又于同篇"徂、在,存也"条下注云:"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曩,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 他在《方言注》中又说:"苦而为快者,犹以臭为香,乱为治,徂为存:此训义之反覆用之者也。"(《方言》"苦,快也"郭注)宋人刑昺撰《尔雅疏》云:"美恶不嫌同名者,若此篇往也、死也亦称徂,是恶也;存也亦称徂,是美也:各有其义,故称美恶不嫌同名。"刑昺的说法是对郭璞的继承,并无多大新意,但可以说明当时以刑昺为代表的学者注意并且承认了这种语言现象。清代是训诂学的黄金时代,成就之大,远胜前朝。王念孙《广雅疏证》云:"敛为欲,而又为与;乞、丐为求,而又为与;贷为借,而又为与;禀为受,而又为与:义有相反而实相因者,皆此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