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领域 > 历史 领域
这个暴君是个穿越者?
西汉时期,篡汉自立并建立新朝的王莽一直以来都被人认为是个残暴的人。
不过,事实上王莽非但不残暴,而且是个私德极高的大儒。
王莽在即位之后更是颁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政令:
土地国有,平均分配;
废除奴隶买卖制度;
政府参与的计划经济和国企专卖;
改革货币;政府建立贷款体系;
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将一天100刻的古计时法修改为一天120刻的新计时法…
这一系列的政令可谓超脱于当时的时代,由此王莽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被现代人认为评价为“穿越者”。
不过,由于当时时代与生产力的限制,王莽改制最后失败,而他所推动的改革的实现则要推迟到两千年后的今天。
孙中山的“连连看”铁路规划可以修到2012年
1912年孙中山让出总统之位后曾会见袁世凯并对他说:“未来十年,你练百万精兵,我修10万英里铁路,何愁不国强民富!”
袁世凯听完后大赞孙中山,但精明的袁世凯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转脸就对部下说孙中山是个“”。
后来,袁世凯又借此设计孙中山,委任他为全国铁路总督办。上任之后,孙中山还兴致勃勃地无视大河高山、人口分布、经济规律画了张建国方略图(如图),这张被网友调侃为“连连看”的10万英里铁路规划图。
10万英里铁路是什么概念,拿汤师爷来说就是像基建狂魔我兔一般拼老命修到100年后也修不完,也就是西历2012年。
后来孙袁交恶,袁世凯立马派人清查铁道公司账目,发现铁道一寸未建而视察公款已花了百十万两,于是下令通缉孙中山。
中国邻国的龙旗
19世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频繁与欧美各国进行商贸政治交流。
这时,鉴于欧美国家有使用国旗的文化,中国也为自己设计了一面五爪黄龙旗作为国旗。
1882年,朝鲜使者向清朝政府申请说也想使用五爪黄龙旗作为自己的国旗,不过被清朝政府回绝说“… 藩属国只能用四爪金龙”。
于是,韩国只好作罢,后听取李鸿章幕僚马建忠的建议采用太极图作为国旗。
现在大清早已灭亡,龙旗也不再为中国所使用。
不过,我们到还有一个邻国倒是还在使用龙旗作为国旗。
曹操头痛是吕布敲的?
《三国演义》中描述,曹操晚年之时,深受头痛病之苦。不过曹操是如何患上这病的呢?按华佗的说法是因为“欲望过多,思虑过盛”,但这很难说是病根。
对于曹操这病的根源,《三国》中曾有一个很不起眼的细节,即曹操在中,吕布曾
“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
呃,曹操的脑袋被人用戟砸过(一击),虽然有头盔保护,但砸他脑袋的可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啊。
会不会曹操这偏头痛就是当时这一击留下的后遗症?
元朝皇帝反思辽金的灭亡
蒙古定宗二年,召见金朝遗老张德辉,就辽金的没落衰亡问题,向他提问说:“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
面对这个说法,张德辉断然加以否认,说辽、金的废亡是当政者治国无方,以致国力衰微,民生凋敝,最终国家衰亡,佛家、儒家哪里来的过错?
不过,也是想多了,拒绝汉化的元朝最后还没有辽和金活的长。
纳粹与印度,你们的标志傻傻分不清
2012年科幻大片《钢铁苍穹》上映,电影第59分钟,当潜伏在月球上的纳粹开始攻击地球时,齐聚一堂的各国代表尚不知敌方信息,都宣称自己没有在月球上布置设施,这不是己方军队。
后来,美国总统公布了月球基地的一个左旋的纳粹标志卫星图像,代表误将标志看成了本国的万字而吓得手抖,其他国家的代表也误认为攻击地球的是军团而指责,最后还得美国总统解释说这是纳粹标志。
洪秀全:我TM咋称自己是上帝的二儿子呢?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称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自称上帝二儿子。
1847年,洪秀全赴广州营救冯云山时,广西上帝会因群龙无首,人心动摇。
这时,伪装天父神灵附体,安定众心,同时攫取“天父”之位。
后来,萧朝贵效仿故技重施攫取了“天兄”之位。
等到洪秀全返回广西之后,面对这既成事实,不得不承认二人的“天父”“天兄”身份,而到建立太平天国之后更是不得不分别封二人为最高级别的“东王”“西王”之位。
恐怖组织:我为什么要选择这天袭击美国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法律实施与司法管理委员会建议美国境内所有的消防电话、急救电话、警报电话都统一设定为911。
2001年,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那起世界震惊的“恐怖袭击”的发生日期则为9月11日。
这两者有什么关联?
很多人以为美国选定911作为报警电话是为了纪念那场恐怖袭击以为警醒,但依现实来看,反倒是(恐怖组织)选择9月11日发动袭击更像是根据该电话选定日子以达到更强的挑衅效果。
《死侍2》恶搞《珍珠港》美国总统桥段
漫威电影《死侍2》中,死侍曾被红坦克撕成两半后,下半身缓慢成长。在死侍下半身长成小孩大小时,电索找上门来寻求合作,让死侍允许他去杀死罗素,而死侍则到时候负责去救将会被罗素烧死的几百名孤儿院中的孤儿。
死侍表示反对,说让电索给他一个拯救罗素灵魂的机会,罗素最终答应如果他能在30秒内拯救罗素,这个机会可以给他。
死侍经过一番考虑,决定接受这个机会,并且为表拯救罗素的决心,坚决用自己还未长成的小孩腿站起来战战巍巍地走向电索握手言和。
其实,《死侍2》中的这个桥段是在恶搞好莱坞经典二战电影《珍珠港》。
美国总统因患有小儿麻痹症而行动不便。在《珍珠港》中,与自己的幕僚讨论是否要针对珍珠港事件对日本进行宣战,幕僚们大多持反对意见,然后他就依靠着双手的力量从轮椅中艰难地站了起来以示决心。
一战爆发,英国王室因不愿与敌国同姓,改姓温莎
在近代,欧洲各国王室通婚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以至于到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君主多为表兄弟关系。在这一点上,英国也不例外。
1840年,因时任英国女王的与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之子阿尔伯特结婚,自此英国王室改姓韦廷(Wettin),英国也进入了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时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与加入同盟国的德国为敌。随着战争的持续,英国内部对于德国的厌恶日增,而这种厌恶情绪一直延烧到了英国王室韦廷(Wettin)这一德国姓氏。
于是,1917年,时任英国国王的乔治五世在了解到相关民意之后,决定放弃原来的德国姓氏韦廷,取用自家城堡温莎城堡知名温莎作为姓氏,王朝更名为温莎王朝。
清朝皇子最痛恨的前明皇帝——正德皇帝明武宗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巅峰。在建立之初,清朝便充分吸取了前明灭亡的教训,一改中国传统的“立嫡不立闲,立长不立幼”传承制度,以“选贤用能”作为选择储君的标准。为此,纵观整个清朝,皇家对皇子们的教育都抓得极严。
皇子从六岁起,就要开始进行严格的学习,每天四更起床上学,学习内容非常多。同时要求文武双全,皇子们满十四岁之后,就要开始学习骑射,每天学习十个小时以上。每当皇子们有所懈怠,他们的老师就会搬出前明皇帝明武宗,疾言厉色的骂:“你想学吗?”
在先生们的口中,俨然成了洪水猛兽,“昏君”的代名词,同时,也成为了清朝皇子最痛恨的对象。
可以说,清朝皇子是中国历代皇子中最苦的一代。
话说,这明武宗堪称中国帝王史上千年难得一见的混世魔王,荒淫、贪玩、享乐他一个不少。为了自己荒淫生活,在皇宫筹建豹房,拘禁着全国搜罗的各族女子;在出游时,经常在民间强幸民女;为实现自己的军事好奇心,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后来还率军和蒙古小王子打了一仗,只杀敌十六人,回来还向大臣们炫耀自己亲自上阵杀了一人...
千古第一阳谋,汉武帝的推恩令
自从汉朝建立以中央集权为主,分封为辅的封建政治体系后,藩王之乱一直就是封建中央政权的一大心患。
汉景帝三年,距刘邦建立汉朝不过50年光景,汉景帝就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藩王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于是,采用了晁错的《削藩策》,本想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各大藩王的地盘逐步消减,最终实现削藩目的。很可惜,各大藩王也不是傻子,对于皇帝的想法,他们看得通透。最终,此次的削藩酿成了西汉著名的“七国之乱”,虽然这场叛乱在仅仅的三个月时间内就被名将周亚夫平定,但这种模式的削藩却实在不算高明。
相比之下,后来汉武帝采用的“推恩令”就高明多了,甚至堪称“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而不能仅传给嫡长子,最后让藩王封地面积越来越小。这条推恩令厉害就厉害在,它只伤藩王而让藩王的大多数儿子成为政策的既得利益群体,甚至不怕你看出它削藩的目的,毕竟藩王如果不同意,率先跳出来的可不是中央,而是他那群儿子。
淮南王刘安就是个例子,因不愿自己的封地就此越来越小,准备造反,结果,自己还没准备好,汉武帝就得到消息派大军压境,最后只能自杀谢罪,而告发他的就是他的孙子刘健。
明君汉景帝为了儿子的皇位冤杀大将?不想儿子是汉武帝
说起汉朝景帝,一般人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文景之治”了。只不过,就这么一位将帝国带入盛世巅峰的明君,却在自己死亡将近之期,冤杀了自己手下第一名将。那么,汉景帝为何要做出如此行径自毁长城呢?
一般认为,主要是性情耿直,不会揣测汉景帝的心思,经常和景帝意见相左:景帝想废掉太子,他极力阻拦;景帝想要封五位匈奴归顺将军为侯,他坚决反对,甚至以辞职要挟;景帝设宴招待他,但不给餐具挫他锐气,他直接拂袖而去...
不过,还有观点认为,景帝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儿子刘彻的统治扫清障碍。景帝身体一直不好,杀是在他死前两年做的事情,可能当时景帝已经感觉到自己时日不多,而儿子刘彻年幼(登基时才16岁),又是平叛“七国之乱”功高盖主的大将,于是开启了杀他的念头。
只是,他可能不知道自己这位儿子日后的汉武帝有多么的强悍,手下名将辈出还嫌不够,老爸却还把本可留给他的千古名将给杀了。
中国古代一斤十六两并不是落后的设计,西方还在用呢
在中国古代的度量衡中,一斤被设定为等同于十六两,这也就有了后来的成语“半斤八两”。
看到这个,很多人可能会不禁摇头,认为这又是一项中国落后的设计,不知道什么样的傻子才会设计出这么反人性的度量衡。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古人并非不想设计十进制的度量衡,而是限于技术的原因,造不出着这样的秤出来。
古人造秤,主要是利用杠杆原理:一杆秤,如果秤砣在秤杆末端代表的是一斤的话,那么在中间就代表半斤。也就是说,秤的刻度是找中间点对半刻上去的,这也大大简化了制作杆秤的难度,也促进了秤的标准化、普及化、平民化,而现在主要采用十进制那主要得益于后来科技的进步。
其实,不仅中国,西方以前在度量衡上也是采用十六进制的,甚至还有很多保留到了现在。
比如,最主流的黄金度量衡单位盎司,他们的规定就是1磅=16盎司,1盎司=16,这跟中国古代斤两换算没什么区别。中国古代100两银子不会换算成斤,现在100盎司的黄金也不会换算成磅,一个道理。
溥仪作为皇帝最后的尊严:可以为国家服务,却不能为个人服务
溥仪,作为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其人生可谓跌宕起伏:
2岁登基称帝,6岁被逼退位,11岁复辟失败,28岁任伪“满洲国皇帝”,39岁被苏联红军俘虏,53岁被中国特赦重新获得自由。
溥仪被特赦之时,正值中国著名学者正在研究清史。不过,因为清史史料当中,大量关键史料都是用满文记载的,而本人却并不懂满文。于是,他找到了当时已获特赦的溥仪,想让这位曾经的皇帝当自己的助手,负责满文翻译。
只是,让没有想到的是,溥仪给他的答复竟然是“我不懂满文”,一口回绝。
或许,溥仪是真的不懂满文,又或者只是不精通,但回绝的请求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身为曾经的皇帝的他,可以为国家养养植物,但却不能放下这份尊严为一个个人服务,尤其还涉及到评价自己家族王朝是非功过的工作当中。
刘病已,这名字避讳太难,皇帝直接给自己改名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名字是需要避讳的,名字中出现的字百姓既不能说,也不能写,否则便是犯法。
这样,皇帝的名字若是由生僻字组成的还好,但若是由常用字组成那就难办了。
汉朝时,大将军霍光在废除昌邑王刘贺帝位之后,扶持汉宣帝刘病已登基称帝。
这时,大家犯难了,因为刘病已这名字中,无论是“病”还是“已”,都是常用得不能再常用的字。
于是,一时间因没有避讳而被抓的人一大堆。
后来,汉宣帝听说了这事,思来想去,为了让百姓避讳更容易,决定改名,并将之前因触讳而犯罪的人全部赦免。
项羽,刘强东的同乡
大互联网大佬京东老板刘强东有一个重要人设——恋家。
刘强东出生于江苏·(市),江苏省最落后的一个地级市。
刘强东创立京东以后,一直计划将京东的部分业务转移到,为自己的家乡谋点福利。
2009年,京东集团在照顾老大意愿的前提下,将分散在广州、上海、北京的客服中心全部搬到那。
自此,人们每次接到京东的客服电话,来电显示一般都显示为的号码。
据说,在坊间流传开这样一句名言“有两个伟人,一个是项羽,一个是刘强东”。
只因杀了一将军,蜀国灭亡后关羽惨遭灭门
三国时期,关羽北伐进攻樊城,曹操听后立派前往救援。
在与关羽的交战当中作战勇猛,关羽的军队对他甚为忌惮。
后来,因驻军的地方因连绵暴雨被淹(《三国演义》中为关羽水淹七军),率军上堤避水。
此时,关羽乘机乘船攻击,力战被俘,陨身殉节。
被杀,可事情却并未就此完结,关羽因此为自己家族灭门埋下祸源。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子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会)尽灭关氏家。”
开国大典,高岗可以删,刘少奇也删了,那个家伙也删了吧
1953年中国油画大师董希文应中央邀请创作了著名油画《开国大典》。
油画完成仅一年之后,国家副主席高岗就因为阴谋篡权而被清算,于是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将高岗从画中抹除。
1966年文革开始,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倒,此时身患癌症的董希文再次接到指示将刘少奇抹除,由此画中的刘少奇被替换成了董必武。
1970年江青掌权,再次下令将当年反对她与毛泽东结婚的抹除,只因当时董希文病重,其他人又不敢动这画。
于是只好由董希文的学生靳尚谊临摹了一幅,然后在新画中将给删了。
1979年文革结束后,中国革命博物馆欲将油画还原,但因原作已作过大量改动,作者也已去世,于是只好在临摹品上将刘少奇和高岗画了回去。
溥仪:回个家,还得买门票?
1949年中国解放后,原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原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岳父杜聿明和末代皇帝溥仪等作为战犯被判劳改,成为了狱友并结下深厚的友谊。
1959-1960年三人相继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特赦。
有一次,和杜聿明邀请溥仪一起去北京故宫游览,刚开始溥仪怕触景生情不想去,但最终还是去了。
在故宫大门口,递给溥仪一门票。
这时溥仪惊诧地说:到这里来,我还得买门票?
和杜聿明听完不由一愣,但马上体谅到他的心情。
如今他回家看看,却还要买门票,在感情上似乎很难接受。
 
民俗传说玄学历史文化文学宗教语言哲学化学生物地理电气机械医学学术物理数学农学科学食品学工程社会教育管理学城乡经济运动金融法学戏剧舞蹈电影游戏摄影表演艺术动漫厨艺玩具雕塑绘画园艺音乐时尚建筑传媒航天航空航运娱乐商业体育物流交通旅游装修能源矿产财政制度政党政治行政公安国际战术战略战争武器兵种军事情报希腊大洋洲欧洲中国南极罗马非洲印度海洋美洲美国亚洲埃及俄罗斯苏联波斯日本英国巴比伦理论标准会议生活活动职业网络公益兴趣技术概念人物组织时代
父领域
子领域

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