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德麦耶尔”文学,一种文学倾向。通常指1815~1848年期间的德语国家文学。“毕德麦耶尔”一词源于1855~1857年期间慕尼黑《飞叶》杂志上一诗歌作者的笔名,原为庸人、小市民之意。也有“复辟时期”、“三月前时期”和“青年德意志派”等说法。毕德麦耶尔时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时期,但社会历史背景相当复杂。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各民族纷纷要求自治。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工业化的形成,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当时奥地利帝国宰相K.W.N.L.von梅特涅为了恢复战前欧洲旧的社会制度,压制一切进步思想和革命运动,保守复古势力占上风。广大民众思想受到压抑,徘徊于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之中,以顺天意、求安逸的生活态度求得内心平和。毕德麦耶尔时期是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渡时期,其显著特点是各种思想流派互相交汇和融合,因而没有明确统一的纲领,作家的世界观和艺术倾向也因人而异。例如:K.古茨科、H.劳伯和H.海涅等青年德意志派作家大力呼吁言论自由和个性解放;保守派作家,如F.格里尔帕策、A.施蒂弗特等人则对社会变革消极冷漠,对统治势力采取附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