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文(paper tally),管理学-档案学-历史文书-官府往来文书,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文种名称。牌原本是古代颁发给官吏出入宫禁、城池、关津,经过驿站或执行公干的凭证物件。以木或金、银、铜、铁制成,牌面镌刻绘有各式版框图案,写有文字,随身携带。唐代皇帝颁旨有银牌,发驿遣使,由门下省颁给。其制阔1.5寸(1寸约3.33厘米),长5寸,刻隶书“敕走马符牌”,上首为窍,贯以革带。宋沿此制,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三等,有红字、青字、金字等名目。又有金字牌急脚递,以木牌朱漆黄金字,日行500里(250千米),凡赦书及军国机要事使用,又称走马符牌,是通过驿站的符信。宋、金时期有专门传递文书使用的牌,称为传信牌、递牌或檄牌,都用木制。元代驿站发达,这类通过驿站的符信用量很大,作为地方官差人递送下行文书的凭证,符牌改作纸制,称为信牌。因其仍保留有原来符牌牌面镌刻画写的有关图案版框文字,故又称牌面。信牌编有字号,标明出差日、时,粘在所递文书之上,元代也有将文书内容直接写在信牌内者。明代又将牌面张幅加大,刻成一定程式的版框刷印,所行文字就直接写在牌面上,用于武官都司的下行文种,仍称信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