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电泳分析技术(electrophoresis technology for pharmaceutical analysis),医学-现代医学-药学领域-药物分析学-药品生产过程控制-药物上市后监测分析-药物分析技术-药物电泳分析技术,以一定的电场或电渗流作为驱动力,在特定的支持介质上进行药物分离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核酸、多肽、蛋白质、多糖类药物的分析。1807年,俄国物理学家F.F.罗伊斯(Ferdinand Frederic Reuss)最早发现了电泳现象,即混悬于溶液中的样品(有机的或无机的,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电荷颗粒,在电场影响下向着与自身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的现象。1909年首次将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称为电泳。1937年瑞典科学家A.蒂塞利乌斯(Arne Tiselius)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泳仪,建立了研究蛋白质的移动界面电泳方法,并首次证明了血清是由白蛋白及α、β、γ球蛋白组成的,用于研究蛋白质分离的“移界电泳法”建立,开创了电泳技术的新纪元。鉴于蒂塞利乌斯在电泳技术方面作出的开拓性贡献,而获得了194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