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溶解跃面(carbonate lysocline),理学-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沉积-深海沉积,海水碳酸盐溶解速率显著增加的深度。又称碳酸盐溶跃面。随着深度增加,海水中溶解的碳酸越来越多,碳酸盐的饱和度越来越低,从表层海水沉降的固体碳酸盐逐渐溶解。到达一定深度,碳酸盐的溶解速度明显增加。在全球不同海域,溶跃面深度有所不同,太平洋的比大西洋的浅,极地的比赤道的浅。组成生物壳体的矿物的溶解度不同,溶跃面也不同。深海碳酸盐的溶解度随低镁方解石(MgCO3<4%)-高镁方解石(MgCO3>4%)-霰石递增,所以翼足虫的溶跃面浅于有孔虫。碳酸钙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下降和压力增加而增加,所以,在低温深海区,碳酸钙处于不饱和状态,海水开始溶解钙质壳体。在溶跃面之上,碳酸钙溶解率低,钙质壳体不断沉降形成碳酸盐沉积。在深水区,钙质壳体的沉降速率低于碳酸盐溶解速率,碳酸盐将无法沉积形成沉积物。溶跃现象是由于水深越大,压力就越大,温度越低,CO2含量越高,相应的溶解度也越高,所以洋流和水温变化常引起溶跃面的变化。一般在溶跃面之下,生物的钙质外壳明显被溶解,仅保留难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