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医学-现代医学-临床医学领域-内科学-消化,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定植引起的病理损害。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幽门螺杆菌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特异地定植于胃型上皮,定植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活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还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一系列疾病。1983年,澳大利亚珀斯医院的学者B.J.马歇尔(Barry James Marshall,1951~ )和R.沃伦(Rubin Warren,1937~ )以来信的形式在《柳叶刀》(Lancet)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慢性活动性胃炎胃上皮未经鉴定弯曲状杆菌》的文章,这一未经鉴定的弯曲状杆菌先后被命名为“弯曲杆菌样细菌”和幽门弯曲杆菌,1990年正式被命名为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属于螺杆菌类细菌,已知的螺杆菌类细菌有30余种,其中已报道可引起人类疾病的有10余种,部分螺杆菌类细菌主要在动物中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