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过滤器理论(social filter theory),文学-传播学-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理论】,传播学基础核心概念理论。由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E.弗罗姆(Erich Fromm)批判地继承和发展S.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个人无意识理论和K.H.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的唯物史观形成。弗罗姆认为,每个社会都会根据自身的社会结构发展一个过滤机制来决定哪些思想或情感能够达到意识水平,哪些只能停留在无意识领域,以此来规范其成员的意识。局限于无意识领域的思想或情感便是社会无意识,实现意识过滤的机制便是社会过滤器。他指出,社会无意识是联系社会结构及其思想的一个环节,受社会结构的制约。由于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社会无意识的内容也会因社会而异。一个社会能够为人们所意识到的内容,在另一个社会就可能被摒弃在意识之外,反之亦然。任何社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都会发展出控制其成员意识的过滤机制。在弗罗姆看来,“社会过滤器”对经验的过滤作用主要通过语言、逻辑和社会禁忌3种途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