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闸涵(sluice and culvert in ancient China),工学-水利工程-水利史-中国水利史-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古代水闸。又称水门、斗门、陡门、牐或碶,是建在河床或河湖岸边用闸门控制水位、取水或泄水的建筑物。古代涵洞,又称水函、水窦,是埋在填土(主要是堤防或堤岸)下面的过水建筑物。简史4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治水活动,由于有控制的引水和排水的需要,出现了水闸。西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时,组织大修南阳水利,“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说明当时已能够大量修筑和使用水闸。稍后,西汉时的贾让治河三策,也提到“可从淇口以东为石堤,多张水门”。在黄河下游“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水则开西方高水门分河流”。当时已能大量建造引水或泄洪的水闸。东汉王景治理黄河时,“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碛,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把建水闸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措施。这时的水闸建造数量多,且使用控制灵活,是治黄成功的保证。三国时,在今北京郊区建造戾陵堰,灌溉农田,其引水口建引水闸1座,门宽4丈,立水10尺,使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