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微孢子虫,农学-植物保护学-农药学-〔农药分类〕-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包括蝗虫在内的直翅目昆虫的专性寄生物。一种原生动物。蝗虫微孢子虫最早在1951年,由美国昆虫病理学家斯泰豪斯(Steihaus)认为可能是微孢子虫属(Nosema)中的一个新种。1953年英国原生动物学家E.坎宁(E. Canning)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鉴定为蝗虫微孢子虫。蝗虫取食被微孢子虫孢子污染的食物后,孢子即在蝗虫的消化道中萌发,先进行裂殖生殖期,随后进入孢子形成期。这段时间一般需15~20天,可使蝗虫致死。患病的蝗虫产卵量明显下降,活动及飞翔能力大大减弱,食量减少,大大削弱蝗虫的为害能力。蝗虫微孢子虫还可以通过互食进行水平传播,也可通过母代直接将该病传给子代的垂直传播方式。截至2021年,蝗虫微孢子虫只能采取活体繁殖。将繁殖得到的微孢子虫孢子,加工成为微孢子虫孢子浓缩液,通过喷雾或喷粉机喷施。蝗虫微孢子虫对人畜及其他类动物无毒,利于保护天敌,保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自1998年至今,中国已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区)采用该项技术防治草原蝗虫,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