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选择学说(balancing-selection theory),理学-生态学-〔分子与进化生态学〕-进化生物学-进化-进化论-平衡选择学说,阐述种群内丰富的基因多态性产生和维持机制的学说。由英国生态遗传学家E.B.福特[注]和美国俄裔遗传学家和生物进化学家T.G.杜布赞斯基[注]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平衡选择学说认为,平衡选择是自然选择的类型之一,主要包括三种基本形式:①杂合子选择。即种群中等位基因的频率将取决于两个纯合子适合度值之间的平衡选择。与纯合子相比,杂合子更具有选择优势。例如,疟疾高发地区,含有SA杂合基因型(S为编码镰状细胞血红蛋白β链的基因,A为编码正常β链的基因)的人的适合度要高于含有SS和AA基因型的人,因此这些地区S基因频率要高于非疟疾地区。②频率依赖选择(或依频选择)。即一个基因型的适合度依赖于种群中其自身频率与其他基因型频率的比值的选择。例如,无毒的蝴蝶拟态同一物种的有毒的蝴蝶,在同时存在无毒蝴蝶和有毒蝴蝶的同一地点,无毒蝴蝶基因型的适合度与其频率呈负相关。③随时空变异的选择。即不同的基因型在不同生境中比其他基因型具有更高的适合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