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兽草木之学(learning on animal and plant),理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学史-中国生物学史-〔中国生物学史综合条目〕,中国古代描述动植物的学说。由南宋学者郑樵(1104~1162)命名。孔子(前551~前479)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学习《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诗经》又是儒家经典,故注释诗经中的动植物就成为古代学者“解经”的重要内容,如《尔雅》《尔雅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其后,描述某一类动植物以及区域动植物的著述也逐渐被重视。产生了晋戴凯之的《竹谱》《魏王花木志》,唐王方庆(?~702)的《庭园草木疏》和李德裕(787~849)的《平泉山居草木记》等生物学著作。至北宋,不但出现了《益部方物略记》和《洛阳花木记》等地方动植物志作品,更涌现了众多专门类型的动植物著作,如《禽经》《荔枝谱》和《橘录》等。此外,还有《埤雅》等一般性生物学著作。这三类著作初步构成当时收集生物学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著作体系。加上北宋苏颂(1020~1101)《图经本草》(1061)等有影响的本草著作的出现,为后来“鸟兽草木之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