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药墨(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ink),历史学-文物-杂项-中国古代文具,中国古代由松烟料为主料的,由胶粘合成的,其间加入若干种不同功效的中草药,以改变墨品书写、绘画效果的文房用墨品种。药墨一般用松烟墨制成。一是因为松烟墨料本身便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二是出于解胶及改善墨的黏度、硬度、色泽、气味及防腐、驱虫,有利于长久保存的目的,常常在墨料的加工过程中添加一些原本用于治病的药物添加剂。早在三国时期,制墨家韦诞(179~253)便“用真珠、麝香二物”,首开以贵重药物入墨之先河。后有唐人王君德用酸石榴皮、犀角屑、胆矾、梣木皮、皂角、胆矾、马鞭草等物制墨。南唐时期,李廷珪则用藤黄、犀角、真珠、巴豆等十二物掺墨。但其目的皆非药用。这是因为制墨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胶类,虽然使研墨更加方便,但也影响了墨色效果在纸面上的表现力,间接影响了历代书画家们的艺术创作。为此,各种药物添加剂的使用,主要目的在于恢复墨色的可塑性,并且使墨品的光、色泽及香味达到理想的状态。至宋代熙丰年间(1068~1085),墨工张遇改进并固定了“龙香剂”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