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语言广播(minority language broadcasting),文学-传播学-电子媒体传播-电子媒介,全部或部分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为少数民族听众服务的广播频率。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和汉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语言。民族语言广播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播出节目,发布新闻,传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供各种服务,便于少数民族听众接受。民族语言广播对于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相互沟通信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民族语言广播始于1932年,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先后增加蒙古语和藏语广播。1934年,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和交通部在北平(今北京)创建有蒙古语和藏语节目的河北广播电台。1939年9月,上海广播电台增设朝鲜语广播。1946年7月1日,吉林延吉新华广播电台朝鲜语广播正式开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语言广播。1950年5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1950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蒙古语节目,1956年7月朝鲜语广播开播,1956年12月维吾尔语广播开播,1971年哈萨克语广播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