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文化陶器(pottery of Taosi culture),历史学-文物-陶瓷文物-代表性器物,中国新石器时代代表性陶器群。出土于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的陶寺文化遗址,如襄汾陶寺、丁村曲舌头、临汾下靳、曲沃与翼城交界处的南石—方城、闻喜周家庄遗址等。陶器制作年代距今4300~3900年。陶质分为泥质与夹砂两大类,陶色以灰色为主,个别等级较高的陶器表面施黑色人工合成涂料。纹饰以绳纹为主,篮纹占有一定比例,素面陶器数量也较大,方格纹较少。早中期手制慢轮修整技术,晚期快轮技术明显增加。日用陶器早期组合为釜灶、圈形灶、缸、斝、扁壶、小口折肩罐、高领罐、单耳罐、浅腹盆、折腹盆、圆腹盆、大口罐、豆、敛口折肩瓮、甑、钵,还有少量的鼎、觚等。中期新出现双鋬鬲、双耳罐、圈足瓮、圈足罐、单耳小杯。陶器晚期釜灶彻底消失,肥足鬲大为流行,新出现侈口罐、深腹盆、甗、双耳三足杯、鬶式单把鬲。陶寺的彩绘陶器主要出土于贵族墓中,皆为泥质低温陶,陶胎灰黑,外施黑衣,红白彩图案,纹饰包括红色条带、太阳纹、几何纹、涡云纹、红云纹,少量为动植物纹、立羽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