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动力理论(dynamic theory of tide),工学-水利工程-〔水力学、河流及海岸动力学〕-海岸动力学-潮汐,根据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海洋中的潮汐现象视为由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强迫振动(潮波)进行研究的理论。1775年由P.-S.拉普拉斯提出。拉普拉斯认为,潮波周期与引潮力周期相同,在其传播过程中,波峰所到之处出现高潮,波谷所到之处出现低潮。考虑地球上一薄层流体,引入地球自转偏向力,忽略运动方程中的非线性项和摩擦项,将流体动力学方程进行简化,得到用球坐标表达的潮汐动力方程:(1)(2)(3)式中D为海水层厚度;ζ为潮汐垂直高度;u、v分别为海水沿经度λ和纬度φ方向的水平速度分量;a为地球半径;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g为地球在海平面上的重力加速度;U为天体引潮力势。 方程(1)是由质量守恒原理得到的连续方程,方程(2)和(3)是由动量守恒原理得到的径向和纬向运动方程。应用上述方程组,拉普拉斯首先对全球理想海洋分别按半日潮、全日潮和长周期潮三类潮波运动进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