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稳衡理论(lipostatic theory),农学-畜牧学-动物营养-脂肪营养-脂类物质,脂肪组织根据体内脂肪的含量产生体液信号,反馈作用于下丘脑来调节营养物质吸收和能量代谢以维持体内脂肪组织稳定的理论。成年动物的体重能够长时间维持相对的稳定,是由于全身脂肪组织的精密调控。脂肪稳衡理论是1953年首次在大鼠腹内侧下丘脑病变试验中提出的,主要关注预防能量摄入的总盈余大于消耗,而不是一个通用的调节脂肪重量上限和下限的系统。1969年,有学者提出脂肪稳衡调控是基于一种脂溶性的激素,即1994年发现的瘦素。瘦素的发现为脂肪稳衡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明显证据。瘦素是脂肪组织产生的一种信号,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其血液中的水平与全身脂肪重量成正比。瘦素及其受体基因突变可导致病态肥胖。脂肪稳衡理论用来描述基于瘦素的脂肪组织的反馈系统,主要应用于减肥、控制食欲和摄食、增加能量代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