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治天下(governing all round heaven by filial piety),哲学-哲学-伦理学-中国伦理思想,汉代统治者大力推行的治国方针,也是一种社会政治伦理主张。孝是支撑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支柱,对古代政治的运作、制度、立法等都发挥了重要影响。孝悌之所以成为根本,关键在于孝是维护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封建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顺天下,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秩序,防止“乱”和“逆”。《孝经·纪孝行》说:“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汉代以孝为封建政治伦理基础的理论已很完备,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基础上,汉代标榜“以孝治天下”。将儒家《孝经》中所宣扬的孝道作为统治者大力推行的治国方针,采取了设置“孝悌力田”官职及“举孝廉”的政治制度,利用物质与精神各种奖励,大力表彰和推行孝道教化。从此以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实践中,长期以孝作为伦理精神基础。汉代及后倡导以孝治天下,一方面在君统上强调父死子继,万世一系;另一方面主要是在观念或心态上引导全社会形成一种普遍的服从精神,建构君臣统属关系和巩固政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