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剂量计(bubble dosimeter),工学-核技术-〔辐照技术与防护〕-〔辐射防护技术基础〕,以超热液滴作为探测材料测量个人中子剂量的装置。气泡中子剂量计是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加拿大乔克河实验室发明的,是1988年气泡技术工业公司(Bubble Technology Industries)成立后的第一个产品。气泡剂量计是一个装填了特殊聚合凝胶的透明塑料管,用螺口旋盖封装;凝胶中悬浮着很多微米级直径的超热液滴。这些超热液滴通常为氟利昂液滴,悬浮在聚丙烯酰胺水合凝胶中。尽管所用的氟利昂的正常沸点低于室温,但当悬浮在凝胶中时,氟利昂液滴处于亚稳态(即超热态)而并不会转变为气体。在常压下,当中子穿过一个超热液滴时,能沉积一个微小的能量而引发液滴气化,因而其体积增大成为一个气泡。这个气泡仍会受困于聚合凝胶中,而且人眼可以识别。用于个人中子剂量监测时,利用气泡数目-中子剂量响应曲线,可以通过所产生气泡的读数来估算剂量计的佩戴者所受到的累积中子剂量。气泡剂量计对中子的响应受液滴种类(即氟利昂种类)、温度、压力及剂量计中悬浮液滴的分布密度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