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预印本(E-preprint),管理学-图书馆学-信息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数字文献-电子预印本,在网络环境下,科研工作者自愿将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章在正式发表之前提交给电子预印本系统,以便以最快的速度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电子预印本具有时效性强、开放性高、费用低、作者保留版权等特征。1986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P.金斯帕[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电子预印本系统的设想。1991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资助下,金斯帕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注]建立了第一个电子预印本文献库,即世界著名电子预印本系统arXiv的前身。此后,电子预印本的概念逐渐形成并传播开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预印本的形式由最初的期刊论文扩展到涵盖会议文献、科技报告、专著的某些章节、草稿资料、科研数据等与科研相关的各种电子学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存在arXiv、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等诸多大型综合电子预印本系统。电子预印本催生了新的学术交流模式,让科研人员用最快的速度交流最新研究成果,避免了审稿和等待出版的时滞,使科研成果的时效性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