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 of population),理学-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种群动态-种群承载力,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持续支持某一物种正常生存活动的最大种群数量。种群承载力是一个阈值,超过这个阈值,环境支撑该种群增长的能力就受到破坏。“承载力”这一概念由美国生态学家E.P.奥德姆于1953年引入生态学,在种群生态学中常用于研究种群动态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中。自然种群承载力具有生态系统依赖性,随生态系统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降水量、温度等生态因子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种群的承载力均随之变化。而在相似的降水量、温度等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会影响种群承载力。例如,食物资源种群、竞争者种群和捕食者种群的数量也会对目标种群的承载力产生影响。人类种群承载力具有科技和消费水平依赖性,这是人类的智慧和科技创新能力赋予种群承载力的特征。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生境和消费水平下人口承载力随之提高;然而,在一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条件下,人口的承载力将随人均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