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斯物镜(double-Gauss lens),理学-物理学-光学-〔光的应用〕-〔光学器件〕,1817年,德国数学家C.F.高斯为了解决哥廷根天文台观测望远镜的像差问题,构思出一正一负两片弯月形透镜的组合(图1)。后称为高斯物镜。1888年,A.G.克拉克将两对高斯结构沿光阑对称组合,形成双高斯结构(图2)。1896年,P.鲁道夫发现,原始双高斯结构有结构对称的优点,但正负镜片之间的较大间隔不利于像差降低。于是他把薄的负透镜加厚,后来又用1片正透镜和1片负透镜组成的胶合负透镜代替,由4片4组变成6片4组(图3),首次在大光圈时得到满意像质。1920年,H.W.李为了修正更大光圈情况下对称双高斯结构的像差,提出非对称双高斯结构,并使用高折射率光学玻璃(图4),将光圈提高到了。德国的光学公司由于拥有独特的超高折射率玻璃生产能力,对双高斯结构的后期发展贡献颇多,设计并生产了多款经典镜头。图1 高斯物镜图2 双高斯原型图3 鲁道夫改进图4 李改进非对称双高斯物镜有很多变形,以增加镜头的相对孔径、改善像质或适应不同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