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一个流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存在主义教育,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一个流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奥地利哲学家布贝尔和美国教育家尼勒等人把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应用于教育理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流派,存在主义者在教育领域中对现存的教育制度和各派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给以批评,认为已有的教育把个人太简单化、太客观化了,实施的是一种“太严肃”的教育,把个人的自我发展置于次要的地位。存在主义从突出个人主观性的绝对意义出发,否认教育在形成人的个性上的决定作用;人不是由教育所塑造的,而是由他自己的主观性来形成自己的。把个人作为“教育的主体”,鼓吹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由发展、自我实验。另一方面教育应帮助学生体验所处的孤独时代,惶感不安的境遇和死亡之不可避免,从而使学生能真正意识到生活的价值。存在主义者在道德教育上,曾否认统一的道德标准,把个人“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作为品格教育的基本原则;在课程方面,注重人文学科、反对职业训练,强调“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