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诗人(The Front the Poet Group),文学-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团体、流派】-现代文学社团流派,20世纪30年代从北平出发到抗战前线的一些学院派诗人。来源于李健吾评价卞之琳诗集《鱼目集》时使用的一个术语。代表人物有卞之琳、废名、何其芳、林庚、金克木、侯汝华、玲君等。他们和南方的学院派诗人如汪明竹、常任侠、沈祖棻等在南北抗战前线相互配合,探索了一条既有中国本土特色又不乏西方现代诗品格的新诗路。前线诗人们在20世纪30年代独特的社会背景下的探索,体现了中国新诗在诗歌美学观念和对待传统诗学态度上的双重转变,并对新诗观念构成了巨大冲击。主要表现为:①应和西方现代诗从浪漫向现代的转向,从日常生活汲取诗意,挖掘诗情的新路径,如戴望舒的《我的记忆》,何其芳的《古城》,卞之琳的《白螺壳》,废名的《理发店》等,均是在日常琐碎的事务中发掘诗意而创作的创新性经典作品。②既化欧又化古,全面革新现代诗,在现代诗的古今、中外传统融合发展中找到了新的平衡。在化欧方面,吸收T.S.艾略特《荒原》的批判意识和现代诗的“主知”诗学,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对于诗歌意象进行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