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胪大典(roll call),历史学-中国历史-清史-制度、机构与职官,科举制度中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在古代,上传语告下称胪,传胪即唱名赐第,又称胪传、胪唱。其制始于宋,凡新进士在集英殿宣唱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唱,由合门承接,转传于阶下,卫士六七人皆齐声传名而高呼。后代均沿此制,为殿试后的重要典礼。明清时期传胪大典通常设在太和殿,唯咸丰十年(1860)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是为例外。乾隆二十六年(1761)定,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传胪。当日,由銮仪卫设卤簿大驾于太和殿前,乐部和声署设中和韶乐于殿檐下,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内。鸿胪寺设一黄榜案于太和殿内东旁,另设一黄榜案于丹陛上正中,设云盘于丹陛下,设龙亭、御仗、鼓吹于午门外。王公百官着朝服,新进士着朝服冠三枝九叶顶冠,按名次单双排列于东西丹陛之末。届时,礼部堂官诣乾清门奏请皇帝具礼服出宫。午门鸣钟鼓,礼部堂官在前引路。皇帝进入太和殿升座。中和韶乐奏隆平之章,阶下鸣鞭。鸣鞭毕,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读卷、执事各官行三跪九叩礼。大学士进殿奉东案黄榜出,授予礼部尚书,礼部官跪置于丹陛正中黄榜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