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距离(linguistic distance),文学-语言文字-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学-语言生活,一种语言变体与另一种语言变体之间的差异,包括客观的和主观的两类。客观的语言距离指实际存在的、可测量的语言变体差异,或者说语言类型的相似性。早期语言距离概念即指这个层面。后来有学者提出主观语言距离或“心理语言距离”,指语言习得中人们对目的语与已习得语言之距离的主观感知,这一距离可能与客观距离相符或相反。客观语言距离的测量方式可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对比两种语言的多项具体特征(如语音、词汇、语法结构),将其赋值加权,最后计算出两种语言之间的距离;另一类是以学习者的考试成绩(如托福、雅思等标准化考试分数)衡量语言距离。语言距离的概念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在中国,相关研究最集中的是三个领域。①语言距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多数研究发现,语言之间的主、客观距离越小,学习中的正向迁移越明显。②语言距离对语言规划的影响。如汉语的对外传播、少数民族的汉语和外语学习、城市农民工的普通话学习等。对原有语言不同的学习者宜实行多元的目的语教育,不宜一刀切。③语言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