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文学-外国文学-英美文艺理论,20世纪2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教授I.A.瑞恰慈为本科生开设一门实验性的文学课。20世纪20年代,文学课堂的通行做法是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对文学作品进行点评赏析,或者参照作者生平和思想及创作背景、历史语境等来阐发作品的思想意义。瑞恰慈想改变这种“印象式”或“传记式”的批评方法,于是在他的文学课上做了一系列新的尝试。他选了不同作者的13首诗,隐去诗作的时间和作者信息,然后让学生当堂阅读,写下他们从诗句里获得的直接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关于阅读对象的整体评价。之后,瑞恰慈对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从心理学的角度发现读者在直接面对和研读诗句时,对作品中的情感和意义波动能够作出即时反应和回应,能够辨析文学作品中的各种思想和情感的脉动。同时,也能够区分什么是自己的而非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他把这种阅读反应称为“组织起来的回应”[注]。瑞恰慈把课程实验基础上形成的批评理论和方法以《实用批评》(1929)为书名正式出版。此后,“实用批评”成为一门文学专业课程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