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孔技术(nanopore technology),理学-力学-交叉力学,利用纳米孔的尺寸和表面特性、施加的电压及溶液条件,检测不同类型的生物分子技术。又称纳米孔技术。纳米孔是指孔径在几个到几十纳米的自然或人工制备的纳米尺寸的孔道。其在基因测序、分子过滤器、生物传感器、纳米流体逻辑器件和能量转换等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纳米孔检测技术作为一个新型平台,具有低成本、高通量、非标记等优势,可将基因组测序的成本降低到1000美元以下。纳米孔分析技术起源于库尔特(Coulter)计数器的发明以及单通道电流的记录技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E.内尔和B.萨克曼在1976年利用膜片钳技术测量膜电势,研究膜蛋白及离子通道,推动了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实际应用进程。1996年,J.卡西安诺维奇等提出了利用α溶血素对DNA测序的新设想,是生物纳米孔单分子测序的里程碑。纳米孔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充满电解液的腔内,带有纳米级小孔的绝缘防渗膜将腔体分成2个小室,当电压作用于电解液室,离子或其他小分子物质可穿过小孔,形成稳定的可检测的离子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