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路交通(land transport),理学-科学技术史-车辆、船舶与铁路史-交通技术史,在道路上载人或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不同时代修建的道路状况,是人类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最早的道路是人走出来的,尚不能体现多少技术,只有当大规模修建道路时,才反映技术的运用。陆路交通有漫长的历史,从技术含量看,中国古代的道路技术集中于三种类型:驰道、栈道和驿道。驰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建有为己所用的道路,但宽窄不一,状况有别。秦始皇灭六国后,即实施“车同轨”,按秦国的道路制度,对六国的道路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建立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的道路网。驰道的修筑方法和形制,据《汉书》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其中的“道广五十步”相当于今35米;“三丈而树”,指每隔三丈栽青松一棵(起隔离标志的作用),中间三丈宽的路专供皇帝及其特许官员通行,两旁的路则供百姓通行。“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意思是用青铜工具,通过多层夯筑,使整个路面坚实且隆起地表。“树以青松”,指道两旁要种松树,进行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