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同化(combinational assimilation),文学-语言文字-词汇学和训诂学-词汇学-词义生成方式,关于词义生成方式的一种说法,指源自词语组合关系的词义衍生现象。1999年由张博提出。组合同化作为一种词义衍生现象例子如,唐孙樵《武皇遗剑录》卷五“蛊于民心,蚕于民生”中“蚕”的意思是“侵蚀”。“蚕”的本义是一种昆虫名,由此很难直接引申出“侵蚀”义。“蚕”的“侵蚀”义来自与它组合的“食”。“蚕食”是一个见于先秦文献的偏正结构,上古汉语中出现频率极高,《史记》中就有12例。在这个结构中,“食”的意思是侵蚀,“蚕”是名词作状语,“蚕食”义为“像蚕吃桑叶一样一点点侵蚀”。后来“蚕”受“食”的影响而有了侵蚀义,这就是组合同化的结果。张博将“相因生义”“词义渗透”“同步引申”统称为“聚合同化”,她将“聚合同化”定义为“两个(或多个)词在某个义位上具有同义(或类义、反义)关系,词义运动的结果会导致它们在另外的义位上也形成同义(或类义、反义)关系。”组合同化是有方向性的,制约同化的是组合体中两要素的语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