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鼠害(rodent damages in cotton fields),农学-植物保护学-农业害鼠学-农业鼠害,害鼠对棉花生产造成的危害。危害棉花的鼠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小家鼠、臭鼩等。棉花中含有有毒的棉酚,并不是鼠类的喜食植物。棉酚含量不足0.05%的低酚棉是鼠类主要危害的种类,造成皮棉损失5%~10%,受害严重的可高达60%以上。棉田鼠害的发生与周边环境有关。在播种期,越冬后的害鼠会顺垄刨食土壤中的棉花种子,棉籽被盗食率可高达37.7%,造成缺苗断垄。苗期,害鼠可取食棉花苗的茎、叶。在铃期,害鼠主要取食20天以上的棉铃,造成铃壳破碎,白絮外露。在吐絮期,棉籽被咬碎,花絮落地或被拖走垫窝。棉田一般会出现三次鼠害危害高峰,第1次出现在5月中旬的播种期,第2次出现在8月上中旬田间出现青铃后,第3次出现在9月上中旬棉花吐絮时。零星种植的低酚棉田受害程度重于连片种植田;耕作粗放田受害程度重于管理精细田;早发生田的受害程度重于晚发生田。蛇、猫头鹰、黄鼠狼等鼠类天敌,可发挥控制害鼠种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