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垫具(support cushion),历史学-文物-陶瓷文物-窑具,在瓷器装烧中用于承托器物柱、间隔器物与匣钵的窑具。支垫具可分为两类:①支烧具。用以支承或托起器物柱,使入窑的坯体避免低温生烧,防止粘连窑砂,将坯体支托到较好的窑位上,从而提高瓷器烧成质量,同时也有利于窑床火力的流通,一般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多用耐火土制作。②间隔具。在瓷坯之间以及瓷坯与匣钵之间用以间隔,防止瓷器粘连,提高窑炉竖向空间利用率,因直接与器物接触,多用瓷土制作。从夏代晚期开始,浙江德清瓢山窑址原始瓷多直接放入窑炉单件烧造,此后夏商之际的德清南山窑址早期则不使用间隔具直接叠烧。春秋时期,浙江德清东苕溪流域窑址群大量使用泥点支钉作为间隔具。战国时期南山窑、亭子桥窑和冯家山窑等窑址涌现出各种支烧具,成功解决窑炉底部器物生烧问题,使瓷器质量得到飞跃。东汉时期对支垫具进一步改进,如上虞禁山窑址在大型支烧具上叠置盂形垫烧具,根据需要调整烧造高度,并开始使用三足垫饼、锯齿形垫圈等单体间隔具,提高了装烧量,并减轻了对瓷器釉面的破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支垫具种类更加丰富,并根据器物烧造需求,有大小规格的差异和高矮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