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与无(presence and absence),哲学-哲学-中国哲学史-道家,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有指有形有名,无指无形无名。老子首先提出并论述有无的含义,就事物而言,有指有形可见的部分,无指无形虚空的部分,有和无共同构成一个事物,“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个意义上的有无,相当于虚实。就道而言,有指其化生万物,为万物之所归;无指其无形无名,不主宰万物。老子强调无的作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之后,庄子进一步突出了无的意义,甚至提出“无无”之说,以为“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黄老学主张“虚无无形谓之道”,以无为道,以有为物。魏晋时期,有无成为玄学的核心范畴,先后出现了以王弼为代表的“贵无论”和以裴𬱟为代表的“崇有论”。东晋的僧肇著《不真空论》,在佛教般若学的基础之上,提出非有非无说,认为万物虽不真实,但并非不存在,而是有非实有,无非实无。有无之说盛行于道家和佛教,儒家与此不同,北宋张载云“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者,诸子之陋也。”提出“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朱熹释周敦颐“无极而太极”为“无形而有理”,无形只是理的存在方式。